上海人平均寿命是多少2018,为什么上海人能活这么久
2017年3月27日发布的《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调查制度》统计,截至2016年12月31日,上海人均预期寿命超过83岁,再创新高,紧追全球预期寿命最高的日本和瑞士。
早在2013年,上海女性的平均寿命就达到了84.79岁,男性80.19岁,与当时世界平均寿命最高的日本、法国不相上下。2016年,上海人均预期寿命更是增至女性85.61岁,男性80.83岁,位列中国之首。
近年来,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、健康上海建设的加快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、医学技术的进步、公众健康素养的提高,上海市民三大健康指标持续向好,尤其是在全面两孩新政实施后,面临高龄产妇和产科疑难、危重症病人增加的挑战,常住人口孕产妇死亡率又创新低,这离不开上海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“保驾护航”。
2011年上海启动实施“社区居民大肠癌免费筛查”,累计完成大肠癌初筛318万余例,在检出的大肠癌中早期比例达52.7%,“早筛查、早诊断、早治疗”的预防效果开始显现。2013年启动“60岁以上老人肺炎疫苗接种”项目,累计完成接种131万余剂次。
不仅如此,专家指出上海人之所以长寿,与讲究饮食关系密切。上海人饮食很节制,每盘菜都很精致。种类多、量少保证了饮食多样化,防止吃得过饱而引发胃肠问题或肥胖。即使聚会应酬时,上海人也坚持“能吃多少吃多少”的原则,“劝酒”和“劝吃”现象很少出现。
中国部分地区居民盐摄入量偏高,增加了心血管疾病风险。上海卫生计生委为此牵头给每户家庭派发控油壶和限盐勺,居民们的使用率非常高。上海人爱吃甜食,但他们现在会有意识地控制糖摄入量。如今,随着市民健康素养的提升,上海人的饮食从“浓油赤酱”转变为清淡、少油、少盐、少糖。
上海气候湿润、雨量充沛,绿叶菜种类丰富,而蔬菜富含维生素、矿物质,对全身健康都有益处。上海有句老话:“一天不吃青,两眼冒金星”,可见绿叶菜在其饮食中的地位。
上海人也爱吃鱼虾,而水产品富含优质蛋白、脂肪含量偏低,其中大部分为不饱和脂肪,可调节胆固醇水平,有益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