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键盘QWERTY布局的由来,到底是为了降低打字速度还是别的门道
2022-12-10 18:57:06 作者:火星人
相信无论是配置再高的电脑,其键盘都是QWERTY布局没有人否认吧?而初次上手还不能盲打的人,对于这样的布局觉得可有可无,但其实对电脑键盘操作得炉火纯青的人一定早就习惯了,但你有没有考虑过为什么键盘偏偏是QWERTY的布局,有人说是为了降低打字速度,但这种说法似乎要跟一分钟盲打飞起来的速度不匹配啊!而电脑键盘QWERTY布局到底有什么其他的门道?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。
在上个世纪70年代,肖尔斯公司是当时最大的专门生产打字机的厂家。由于当时机械工艺不够完善,使得字键在击打之后的弹回速度较慢,一旦打字员击键速度太快,就容易发生两个字键绞在一起的现象,必须用手很小心地把它们分开,从而严重影响了打字速度。为此,公司时常收到客户的投诉。

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最初打字机的键盘是按照A-Z的字母顺序排列的,但如果打字速度过快,某些键的组合很容易出现卡键问题,于是克里斯托夫·拉森·授斯发明了QWERTY键盘布局,他将最常用的几个字母安置在相反方向,最大限度放慢敲键速度,以避免卡键。克里斯托夫在1868年申请专利,1873年使用此布局的第一台商用打字机成功投放市场。

但万万没想到的是,这个用法居然一直延用到现在,1986年,布鲁斯·伯里文爵士曾在《奇妙的书写机器》一文中表示:“QWERTY的安排方式非常没有效率。”比如:大多数打字员惯用右手,但使用QWERTY,左手却负担了57%的工作。两小指及左无名指是最没力气的指头,却频频要使用它们。排在中列的字母,其使用率仅占整个打字工作的30%左右,因此,为了打一个字,时常要上上下下移动指头。
在上个世纪70年代,肖尔斯公司是当时最大的专门生产打字机的厂家。由于当时机械工艺不够完善,使得字键在击打之后的弹回速度较慢,一旦打字员击键速度太快,就容易发生两个字键绞在一起的现象,必须用手很小心地把它们分开,从而严重影响了打字速度。为此,公司时常收到客户的投诉。

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工程师们可没少费劲儿,于是上文提到的布鲁斯·伯里文爵士就说出了自己的想法:打字机绞键的原因,一方面是字键弹回速度慢,另一方面也是打字员速度太快了。既然我们无法提高弹回速度,为什么不想办法降低打字速度呢?
这个想法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,而殊不知降低打字员打字速度最高效的方法就是打乱26个字母的排列顺序,把较常用的字母摆在笨拙的手指下,而字母O、S、A是使用频率很高的,却放在最笨拙的右手无名指、左手无名指和左手小指来击打,使用频率较低的V、J、U等字母却由最灵活的食指负责。
最终,这种QWERTY式组合的键盘诞生了,并且逐渐定型。后来,由于材料工艺的发展,字键弹回速度远大于打字员击键速度,但键盘字母顺序却再也没改动过,也不是没有人提出新的字母排序法,甚至出现过许多更合理的字母顺序设计方案,但都无法推广,可能还是跟人们长久以来的使用习惯有关吧。

推荐阅读更多相关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