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商场的一楼都是卖化妆品的 为什么商场一楼很少有洗手间的
相信很多人在逛大型商场的时候都发现了,一楼多为化妆品珠宝等价格相对较为昂贵的专柜,好像全国各地所有的大型商场都是这样的,而除此之外一楼还经常不设洗手间,而除此之外,电影院基本上都在商场的最高层,餐厅在次高层或地下一层...而这些楼层的设定究竟是为什么呢?一起来了解。
其实一切都是“钱”惹的祸!相信商场的1楼临街客流量最大的常识大家都懂,而这样租金相对就比较高。在很多城市的黄金地段,商场一楼的租金甚至是二楼的2倍以上。而化妆品是易耗品,人们要经常购买,所以这些店铺的租金承受能力就比较强。
而俗话说“女人的钱最好赚”,化妆品护肤品的主要消费人群还是中青年女性,再加上这类人群消费能力相对也较高,再加上有些店铺会在重要节日做促销打折,那么这个消费层就很容易被吸引进店啦!而珠宝首饰等物品,虽然消费频次相对较低,但因为利润高,所以租金承受力也很高。再加上这类的门店通常在装修上都比较上档次,所以相当于给商场做了一个很成功的“面子工程”,就会给人以这个商场档次很高的印象。
其实大部分人都是因为要买衣服才去逛商场,而化妆品和珠宝是属于需求弹性很大的商品,通俗点说就是属于可买可不买的东西。如果放在其他楼层,可能很多逛商场的人就会直接略过。放在一楼的话,逛商场的人们都要路过,极有可能在等人、接电话的时候,无意中看到一两件中意的商品,然后顺手买下。
再次,你会发现女装区也占据着商场最好的位置,基本上都是在二楼及以上的中间层,而男装的位置略差于女装,会与箱包皮具或者运动品牌放置在同一楼层,位于女装的下一楼层或上一楼层。
这样的设定也是有科学道理的:服装的需求量总是商场里最大的,有时候甚至人满为患。如果一楼是服装的卖场,就有可能会被堵得满满的,从外面看就会跟集市似的。而最重要的一点,还是因为男女对服装的消费能力差别很大。女装和男装的消费总量,在发达国家高达2:1,也就是男士们好不容易狠狠心买了套两千块的西服,他的太太早就在另一边试衣服试嗨了,说不定早就买的超过五千块了呢!
这里有一组不完全统计的数据,你看完就明白了女人们消费力有多强:负责管理家中财务的日本女性在这一点上尤其凶残,她们消费服装的水平是日本男人2.4倍;美国姑娘们花了1.8倍;韩国姑娘花了1.7倍;还是中国女性最持家,平均只有1.4倍。
除此之外,你有没有发现洗手间的位置也十分有讲究,有很多大型商场的一楼甚至没有洗手间,这是为啥?其实很简单,你有没有发现麦当劳叔叔和肯德基爷爷的一楼有洗手间,很多人都是跑去借用的。同理,设立在商场1层的洗手间很可能变成公共厕所,不能带来太多流量,很不划算。但在其他楼层,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找到洗手间的。
在通往洗手间的黄金路线上,商家会陈列最具挑逗力的主打商品,或在路上设置小障碍:两个放了商品的矮柜让你不得不以S形路线前进,从而增加你与商品的接触频率,还可能吸引到一些等待小伙伴上洗手间的顾客。此外,商场的自动扶梯多为X形,如果你逛到一半想下去,通常要沿着中庭走半圈才能到下行电梯处,等于又多逛了几家店。推荐阅读更多相关文章: 化妆品